這天的天氣一會晴空白雲





一會又烏雲摭日



蓮花池邊的翠蘆莉



草坪上長了一朵小菇




這看起來是被丟棄一旁的蓮蓬(不知是誰)




小葉括根


特徵: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


葉為三出複葉,小葉廣倒卵形,長約1~2公分


花序總狀,腋出,有6~12朵黃色蝶形小花,長7~8公釐


莢果倒披針形,呈鐮刀狀彎曲,長約1公分,內有種子2顆


小葉括根並不具備肥厚的莖葉,也沒有濃密的毛茸


但依然欣欣向榮,它所憑藉的就是「伴存蔭蔽物」


利用灌木下或礁石間的蔭蔽,以減少水份蒸發


可做綠肥及牧草用








 


含羞草的花與果




摸了摸葉子.讓含羞草的小葉閉合



這是另一個地方拍到的含羞草粉紅色小花與果實






除了長在地上的含羞草.還有漂浮性水生含羞草呢


來自格友小羊的分享~~



最近在愛花人哪兒看到泰國的水含羞草很有趣ㄟ~



水含羞草在泰國與越南為重要的蔬菜

嫩莖葉可供炒、煮食用,因具特殊風味,深受當地人的喜愛


泰國華人以泰語ผักกระเฉด譯音稱為「甲策菜」


ผักpàk,是菜的意思,กระเฉดgrà-chèt,是銀合歡的意思


葉片與莖部海綿組織具有特殊的生態,適合作為學校教材


因為適應性強、生長旺盛,常在水面形成優勢族群


所以栽培時需注意控制數量,以免排擠其他水生植物生長


葉片觸摸後會產生閉合下垂的反應


與一般含羞草葉片運動相同


花朵為黃色頭狀花序,約1.5~2.5


 


山地豆


 科別:蝶型花科 / 豆科

別名:煉莢豆、山土豆、土豆舅


 

根:主根極深,有根瘤菌共生


莖:分枝多,直立或斜上生長


葉:橄圓形的葉片外形有點類似花生的葉子


花:紫紅色的花,花朵的位置有腋出或頂生兩種


果:莢果上有腺毛,可以黏附存人畜身上


十分有利種子的傳播

特別之處:


最近山地豆的水土保持功效開始受到重視


主要是因為其主根極深,有根瘤菌共生,可改良土壤


而且又有向四周萎延生長的特性


更重要的是,它是台灣原生的野生植物


推廣栽培之後不致造成如外來植物的後遺症



http://www.hlps.tcc.edu.tw/plant/g19.htm



 


他的小葉與花都很小


花朵呈塔狀生長〈即總狀花序〉,每一朵花長約只有六公釐



最先拍到的花看起來是暗紫色


後來又拍到山地豆的花


開花時是粉紅色的.合起來的花是暗紫色的






山地豆的莢果成串生長


每一條莢果大約有四到七節,會由綠色漸漸轉為暗紅色


再補上我在別處拍到的成熟莢果


(不過我看覺得顏色是轉咖啡黑了)



葉片的外形有點像花生的葉,所以又稱為山土豆


是原生在臺灣的野生植物,經常躲在草叢中生長


不開花的時候很難發現


 


 


又拍到另一種"圓葉煉莢豆"








 






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圓葉煉莢豆






名稱:


圓葉煉莢豆






別名:


圓葉單葉豆、土豆舅、山土豆。






原產地:








生長分佈:


海拔500公尺以下,陽光充足的開闊地、荒廢地、山坡地。






科名:


豆科Fabaceae.(蝶形花科)煉莢豆屬






學名:


Alysicarpus ovalifolius (Schum. & Thonn.) J. Leonard.






英名:








用途:


牧草,綠肥。






生長形態:


多年生草本,株高0‧8~1公尺。






根系:








莖幹:


莖纖細,多分岐。






葉的形態:


葉披針形或卵形至橢圓形,長1‧5~5公分,寬1~4公分,葉尖鈍形至微凹,葉基楔形,葉片密生茸毛,托葉乾膜質,互生。






花的形態:


莖頂萌發粉紅色蝶形花,花萼4裂,裂片披針形,上方2片合生,龍骨瓣鈍形,總狀花序,穗軸無毛。






果實:


莢果線狀,4~7節,被鉤毛,無節間隔板。






種子:


種子黑褐色,橢圓形,千粒重約3‧2公克。






花果期:


花期5~11月,結果期6~12月。






繁殖:


種子。


http://www.yctsayl.idv.tw/yctsayl/html/7x/7x11d.htm



請看61號公路花園的圓葉煉莢豆與煉莢豆的比較



 
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水晶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