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除了花草樹木.也開始對瓢蟲的種類開始感興趣


因為以前從未注意過瓢蟲身上的斑點有那麼多種


發現之後.覺得挺有趣的


自己比對了圖鑑.好像也不是很難比對


所以就不會有比對金龜子的挫折感


當然~如果比對有誤.也請有研究的朋友告知


 


先看全年可見的六條瓢蟲


第一次在格友家看到時.一時之間還想成有六隻瓢蟲


哈~我把瓢蟲的單位想成"條"了


 



六條瓢蟲 Cheilomenes sexmaculata     
(
瓢蟲科體長4.5 - 5.5 mm ,前胸背板黑色,前緣及側緣白色,中央的黑色呈突角狀,翅鞘紅色,左右各三條橫向排列長短不一的黑斑。


本種又稱六斑月瓢蟲,幼蟲體色黑色,體背中央有白色縱斑,幼蟲取食多種蚜蟲,成蟲斑型變異多達20種以上,但前胸背板的斑紋較穩定,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,常見於有蚜蟲的植物上活動,全年可見。


 


以上資料來自~http://gaga.jes.mlc.edu.tw/new23/s4-86.htm 


六條瓢蟲 (斑紋變異)及牠的卵.蛹.幼蟲等請點入連結觀看


 


其實原本是要拍光果龍葵的



 


結果竟然發現有幾隻瓢蟲在上面


於是就開始猛拍瓢蟲



 



 



接著是在白花鵲豆上發現的六條瓢蟲








也注意一下豆科葉子~三出複葉.基部的地方有鬚鬚






 


 


七星瓢蟲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


(瓢蟲科 / 瓢蟲亞科體長 6.5 - 7.5 mm,頭部黑色,兩眼間具白斑,前胸背板黑色,側緣各具1枚略呈方形的白斑,翅鞘橙紅色,左右各3枚黑點,中央接合處一枚計七枚黑斑,其中近翅基中央左右各具1枚白斑。本種具變異型,其中以第2列橫斑的2枚黑點相連較常見但數量不多,3-4列相連的斑型更稀少。本種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,常見於菜園、農田廢耕地、路旁、低矮樹林等有蚜蟲活動的植物上,色彩鮮艷,為常見的種類。


以上資料來自~http://gaga.jes.mlc.edu.tw/new23/s6-56.htm


七星瓢蟲的幼蟲.變異個体請點入連結觀看


 


生態習性:七星瓢蟲常取食菜蚜、偽菜蚜、玉米蚜、


綿蚜及捲葉蚜等,也可捕食葉蟎。


在室溫27度下飼育卵期45天、幼蟲期1418 、蛹期68天、完成一代約2435天。


在氣溫不到10度的氣候下,還可見到牠的足跡。 


以上資料來自~這裡


 


在拍黃時鐘花的時候.發現瓢蟲的足跡


七星瓢蟲似乎還蠻好辨識的


左右各3枚黑點,中央接合處一枚共七枚黑斑


咦~這隻是橙黃色個体


印象中好像有拍過紅色的?有空再找看看吧~







 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水晶蘭 的頭像
    水晶蘭

    水晶蘭的種子花草格

    水晶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