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中科博館和植物園植物索引



科博館高大的落羽松


ps: 是落羽 ~~不是落雨




板根植物











另一處拍的落羽松綠色未熟果


8月份看到熟果與未熟果並存



落羽松到了秋冬葉子會轉紅然後都掉落


我還沒看過那景象


找到叮叮咚咚 po 的 奧萬大的落羽松&水杉


落羽松的紅葉和楓紅時一樣很美喔~


ps:因為葉片像羽毛~掉落時輕飄飄的如羽毛般飄落~所以稱為落羽松


落羽松介紹


1.為落葉喬木,樹可高達40公尺,幹徑2~3公尺,幼樹樹冠呈圓錐形,成樹則漸呈闊圓形,主幹基部隆起,如板根狀。原分佈於北美洲沼澤區,由於沼澤地的土壤含氧量低,因此植物體本身自泥地裡鑽出柱狀的呼吸根,以利吸收空氣中的氧氣。引進台灣之後,在適當的潮溼地區,仍能見到此一特性。


2.葉序二列狀叢生,單葉,狹線形,於小枝上排成兩列,酷似羽狀複葉。秋冬季節葉會連同小枝掉落掉得一乾二淨,看起來像枯死一般。葉色呈淡黃色,小枝互生。


3.同株,雄花卵形,呈頂生圓錐花序,下垂狀;雌花單生或雙生,稍成球形,由多數鱗片呈覆瓦狀配列,各鱗片基部的內側生直立的2個卵子。


4.毯果,球形或卵形而其短柄。種子為不等邊約三角形而有厚3翼,各鱗片著生2個。果色為濃紅、暗紅至紫褐色。





撥開毬果發現有點粘手.種子形狀很特別




撿到掉落地上的果實.我沒種過.也不會看果實是否新鮮?


果實分享.不介意的朋友再申請


落羽松(1份6粒毬果)-申請者芬多精.MEI.假日農夫 ~ 分享完畢


 


來自奇摩知識+的落羽松的繁殖栽培

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607093009446


繁殖: 繁殖採用播種法,春、秋季為適期,發芽適溫約15~20度,成苗後經假植1~2次,肥培至苗高30公分以上,再移植苗圃培養。

栽培: 栽培土質以肥沃之砂質壤土或腐植質土為佳,排水、日照需良好,幼株夏日宜稍遮蔭。自然樹冠美觀,盡量不修剪,若側枝生長不均衡,冬至春季作整枝。生育適溫約13~26度C,夏季避免高溫潮濕。性喜冷涼耐高溫,台灣中、北部生育為佳,南部高溫生育較差。

參考資料 http://www.yctsayl.idv.tw/html/31/31000.htm





  • 1. 繁殖主要靠種子 而不是扦插
    2. 種子秋播 或 置於華氏41度冷層積60天
    3. 播種前泡在 one percent lye solution with water 或 泡在剛在沸點以下的熱水 以除去抑制發芽的樹脂
    4. 種植於戶外的苗床 或 用Peat moss and perlite種在室內
    5. 種植深度1/4 to to ½ inch 持續保溼
    6. 40到90天發芽 甚至有15天即發芽的
    7. 建議部分遮陰 種苗絕對不能乾掉

    請循下列網址,有其原po文章


    參考資料 http://forums.plant-seeds.idv.tw/showthread.php?p=1058908

  •  

    生長習性: 強陽性樹;喜暖熱濕潤氣候,極耐水濕,能生長於淺沼澤中,亦能生長於排水良好的陸地上。 在濕地上生長的,樹乾基部可形成板狀根,自水平根系上能向地面上伸出筒狀的呼吸根,特別稱為“膝根”。 土壤以濕潤而富含腐殖質者最佳。 在原產地能形成大片森林。 抗風性強。
    繁殖培育 :可用播種及扦插法繁殖。 扦插繁殖時可用硬材插或軟材插。 定植後主要應防止中央領導干成為雙幹,在扦插苗中尤應注意,見有雙主幹者應剪掉弱乾而保留強幹,疏剪掉纖弱枝及影響主幹生長的徒長枝。



謝謝假日農夫提供~~


中部要賞落羽松可到田尾菁芳園(田尾休閒農場)


地址:彰化縣田尾鄉打簾村張厝巷73號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水晶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