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兔種子學院的小兔校長分享給我的菲律賓欖仁種子
第一次看到這菲律賓欖仁(馬尼拉欖仁)
有翅膀的可愛種子
小兔說~把種子翅膀剪掉~泡水幾天後種下即可
下圖~種子有一面是凸出來的
種子的另外一面
5月11日種下
因為第一次種.我是將種子凸出面朝下
過了12天~5月23日開始有動靜了
再過3天~5月26日
小葉捲捲的真可愛
接著展開二片母葉
5月29日第三株戴著果莢破土而出
6月2日~有再長新葉了
其餘的種子毫無動靜
於是於6月6日將土撥開
發現種子都變成空殼了(真是奇怪ㄋㄟ)
全部12顆種子才長出3顆
其中那棵一直戴帽帽的
被我脫帽之後.發現沒長出小葉
所以只有成功二棵啦
雖然如此...我還是PO啦
畢竟是格友分享的.要做個記錄
至於那大花紫薇.一棵都沒長出來.所以就沒辦法po啦
馬尼拉欖仁(別名菲律賓欖仁)
使君子科欖仁屬落葉喬木
株高可達10公尺以上,側枝輪生;板根極為發達,外形陡峭明顯,以支撐其大樹的重量;樹皮有明顯淺龜裂紋。
單葉互生,於枝條末端集生,橢圓形,可達15公分長,全緣;正面深綠色,背面淡綠色;側脈 9~11 對。
總狀花序頂生,具濃烈氣味,花兩性,乳黃色,中心紅棕色;花冠梅花形,徑約 0.7 公分,密生白色絨毛;雄蕊 10 枚,呈放射狀,長約 0.8 公分;雌蕊生於花冠中心。
核果扁形,有雙翅,側看呈扁V字形,徑約 2.5 公分長;種子位於中央,長條形。
想看馬尼拉欖仁樹長怎樣~~請點 這裡
還有小兔po的一大串漂亮的 菲律賓欖仁 未熟翅果
後來在小葉欖仁樹下發現小苗
於是6月26日就將二種搭配一起.充充場面
這樣分的出來菲律賓欖仁與小葉欖仁嗎
下圖~正中央的小苗是小葉欖仁
下圖~中間是菲律賓欖仁.左右是小葉欖仁
(菲律賓欖仁的母葉較小葉欖仁厚且短一點)
下圖~小葉欖仁有看到母葉有三條明顯紋路
下圖~左方二株是小葉欖仁
(再長出的新葉較圓且有中心脈)
下圖~菲律賓欖仁特寫
下圖~菲律賓欖仁再長出的小葉葉形是細長的
這樣應該就區分的出來了吧
接著來看.我發現小葉欖仁小苗的公園
走在草坪上.驚喜發現有小苗
很久前看過欖仁樹的小苗.突然以為是欖仁樹
再看了一下長出來的第二層葉子.不大一樣
抬頭一看.是整排的小葉欖仁
這小葉欖仁被截斷了.但還是有再長出葉片
注意看小葉欖仁的中心脈有凸出的腺點喔
葉的正面看腺點
葉的背面也看得到腺點
透光清楚的看到小葉欖仁的葉脈
小葉欖仁(細葉欖仁、非洲欖仁)
Madagascar almond
Terminalia mantaly H. Perrier
使君子科 Combretaceae
‧葉: 葉片單葉叢生於小枝先端
小提琴狀倒卵形,先端圓,長約5公分,全緣。
葉片細密且單薄,幾片小葉簇生在枝端,葉朝上舉。
冬季落葉,枝條細密。
‧莖: 枝條特色輪生主幹,層層分明有序向四開展,酷似經過人工修剪整型,極為優雅美觀。
幹直挺、細長;側枝輪生;平展,樹型整齊細緻。
外型像雨傘疊在一起。
‧花: 花白色,花小而不顯著,呈穗狀花序。花期在秋季。
‧實: 長約1.5公分,類似橄欖,果肉甚薄,黑褐色。
植物體耐鹽分,種子可依靠海漂及蝙蝠傳播。
‧特徵:
落葉喬木,樹高5~10公尺。株高多2-3層樓高,幹極直挺,細長,側枝輪生,水平開展,層次分明,葉片小,倒卵形,細密且單薄,並叢生枝端,上舉;冬季落葉,但落葉時不先轉為紅色,十分美麗可觀,新春萌芽。
栽培土質選擇性不嚴,只要土層肥厚,粘性不強之地均能成長,但以肥沃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或砂質壤土生育最旺盛。
排水,日照力求良好。繁殖法:以播種、嫁接法繁殖。
欖仁、小葉欖仁與菲律賓欖仁都是使君子科欖仁屬植物
亦是常見的庭園綠化植物及行道遮陰樹。
欖仁廣泛被種植,部分成為歸化植物,其植物體耐鹽分,種子可依靠海漂及蝙蝠傳播,根及板根可製革,種仁可食。
小葉欖仁的枝葉較欖仁的纖細,層傘狀之樹型相當優美,兩者在秋冬時樹葉落盡,別有一番風情。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607030108366
除了小葉欖仁.還有斑葉欖仁(錦葉欖仁)
斑葉欖仁平展的枝條
由樹下看上去.真美
斑葉欖仁樹(又稱錦葉欖仁)
是一般常見小葉欖仁的近親,用小葉欖仁樹或欖仁樹做砧木再嫁接斑葉小欖仁樹的穗木而成,銷售的價格比起一般綠葉的小葉欖仁稍微高一些些..
相關文章: 使君子科~欖仁樹(原生樹種)與小葉欖仁樹開花結果